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信息化素养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“班班通”在我校的应用和推广,在接到活动通知后,我校教师积极踊跃报名参与。 此次选拔赛以无生模拟课的形式进行,授课时间限定为10分钟,要求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好展示课课题,运用“赣教云教学通”或“希沃白板”制作课件,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优化教学流程,突出新课程标准。
9月19日,经过层层打磨,黄海霞、陈浩凌、罗珊、张丽媛和彭志军5位教师代表我校参加了2023年柴桑区第十三届“班班通”教学资源应用选拔赛。除参赛教师外,我校13名教师自发主动参与选拔赛观摩。
黄海霞—初中语文
她说 通过参加“班班通”比赛,我受益匪浅。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”两个月前我就在为比赛做准备,尽管我一直勤学苦练,但是发挥的差强人意。不管结果如何,尽力就好。重在参与,锻炼自己。我从其他参赛者身上看到了自己课堂没有的东西,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之处。总之,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!
陈浩凌—初中物理
她说 高科技的新时代赋予了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,先进便捷的教学设备,那么与时俱进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向内求进步,向外求学习。积极参加班班通赛课活动,让我进一步的去钻研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更好的去提高教学效率,解决以前教学中的难题,比如让演示实验更具有可观性,让课堂活动的pk赛环节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让积分奖励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等等,还有大量的资源共享可以让生活中更多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,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,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收获也充满乐趣。赛课活动除了展示自己的成果,同时更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平台,一点一滴的观摩心得体会,积累成了一次赛课后的财富,期待自己这一次赛课后的成长升级!
罗珊—高中英语
她说 时隔七年,我再一次鼓起了勇气站在比赛的讲台上,面对着周围评委与观众向我投来的目光,紧张而又忐忑。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向前迈了一步,突破了自己,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。其次,通过观摩学习其它选手的参赛过程,我了解到无论年龄、地位和身份,我们永远都应该抱着一个“空杯”的心态,从身边人中学习优点并找齐自己的不足,努力前行。
张丽媛—高中英语
她说 从决定参加比赛,网上搜集各种材料,熬夜做课件,试讲磨课,到今天有幸站在台上跟其他老师一起赛课,其中的艰辛与付出是有目共睹的,但是收获也是匪浅的,不仅加强了制作ppt的能力,也锻炼了自己的上课技能,同时也从其他的老师身上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。
彭志军—高中地理
他说 转眼间,“班班通”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已经进行到第十三个年头。从最开始帮老师录“班班通”视频,到2019年第九届“班班通”比赛陪喻亮老师一起进省城参加决赛,到2021年见证熊婷校长获得江西省“班班通”比赛一等奖,再到这两年自己参加“班班通”展示。柴桑区二中在“班班通”展示活动中一直走在前列,而我也跟跟随着名师的脚步一路前行,一路成长。
观摩团的老师们说
老师们上课亮点很多,如教学通2.0、希沃等技术应用娴熟,能很好把握和突破重难点,有不少老师还能利用自制教具解决抽象问题。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,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弱化教学内容,不能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,技术手段的使用要配合教学,课件要简洁实用,同时注意肢体语言的使用,做到声形并茂。我们老师平时的每一节课也要像对待赛课一样,多准备,认真设计,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。(评审团之一——柴桑区二中黄少华)
我参加了柴桑区班班通比赛的观摩课,作为观摩的一员使我收获频多,受益匪浅。每位参加选手借助,“班班通”设备,深度融合信息技术。从教学策划,教学过程,教学板书,教学设计等方便进行全面、深入分析。他们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,富有逻辑的生动讲解,呈现给现场所有人一场听觉与视觉的饕餮盛宴,让人沉迷其中。通过一上午的学习让我觉得平淡的说教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,在智育中渗透美育,在美的享受中收到积极的教育。(高亚)
我有幸参加了我区“班班通”教学资源应用选拔赛的观摩活动,听了十几位老师的课,让我收获颇多。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充沛的感情、专注的神情、生动的语言和力求娴熟的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通过表扬、激励、引导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罗珊老师的课,在课件的制作上她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,形象生动的把一节课的重难点展示出来,在课堂中充满激情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在座每一位老师的掌声,值得我们学习。(龚洁)
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,"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,使得天天上班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,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。" 我们的生活平淡如水,唯有学习才能激情满怀,请为那些参赛的教师们加油,为还没加入进来的中青年教师加油,更为未来的优秀的自己加油!